各地特色课堂   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  >  党员教育网  >  微型党课  >  各地特色课堂

宁波“红色教育”品牌如何叫响全国(图)

文化礼堂端午纳福礼仪活动。宁宣提供。

  人民网宁波6月3日电 (记者蔡铁峰、陈金莲) 5月20日,在宁波市慈溪崇寿镇傅家路村近200平米的三北学堂,一场以“五水共治”为主题的微型党课宣讲会,正式开启了宁波市微型党课进文化礼堂的第一课。

  近年来,宁波的“红色教育”依托基层党校、农村文化礼堂等载体,把首创的“微型党课”多次搬上中宣部的讲台,成为全国叫得响的“红色品牌”,全国各地争相取经、推广。

  宁波“红色教育”品牌是如何叫响全国的?

  微型党课——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

  一名年轻的小伙子带着三瓶颜色不一的瓶装水走上了讲台。“这是我和我的学生们从奉化江的上、中、下游取的水的样本,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上游的水透明清澈,中游的水已微微犯浑,下游的水更是浑浊不堪……”来自奉化市实验小学的科技老师陈东萍把实验课带搬进了“微型党课”的课堂。

  台下座无虚席,新老党员听得聚精会神。

  “这样的水,你会喝吗?”陈东萍的问题犹如石头投进平静的湖面,泛起了阵阵涟漪。

  慈溪崇寿镇傅家路村68岁的老党员胡永平告诉记者,他是1962年入的党,听过的党课已经多得自己也数不清了。“陈东萍用墨水几秒钟时间就把一杯净水变成污水了,告诉我们污染容易治污难,给人印象深刻,让人反思。”老胡感慨道。

  “微型党课是宁波市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一种党员教育新载体,概括地讲,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,运用小的事例或实践来阐述、宣讲大的道理,给人以启发、启迪并产生共鸣的一种党课新形式。”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丰介绍说。

  宁波的微型党课最早源自该市基层党员教育一次课堂实践。1998年6月,宁波市江东区白鹤街道组织开展了一次题为“心中的榜样”党课演讲比赛。一位党员听后感慨地说:“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,虽然简短,但真实、感人。”街道同志深受启发,这场演讲比赛后来成了宁波微型党课探索的起点。

  白鹤街道的微型党课兴起之后,宁波市委宣传部就关注这种党课新模式,并不断对微型党课的形式、内容、组织以及实际效果等进行比较分析,积极探索其规律和特点。与传统党课相比,微型党课实现了“四个转变”:教育主体上,变“一人讲”为“大家讲”;-教育时间上,变“长篇大论”为“短小精悍”;教育内容上,变“单一型”为“多样化”;教育形式上,变“灌输式”为“互动式”。

  据悉,截至目前,先后有2万多名普通党员、1.5万多名基层领导干部登上微型党课讲台,听课者达170多万人次。

  据抽样调查,宁波市党员对微型党课这种教育形式满意率达到94.6%,而表示愿意自己讲授微型党课的也达81.8%。

  2008年获得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“创新大奖”,2010年被中宣部以理论宣讲创新案例形式,将“宁波的微型党课”收入《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》。

  宁波市的微型党课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张亮丽的名片。

  农村文化礼堂——5年后宁波计划建成1000家

  宁波市委副书记余红艺表示,农村文化礼堂是村民实现精神富有、打造精神家园的有效载体,是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基石,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。

  慈溪市桥头镇毛三斢村的文化礼堂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。约150平米的乡风文明馆古色古香,朱门开启,村情村史、能人榜、村官榜以及村民们自己捐献的各式各样的“农耕老古董”尽收眼底。

  据毛三斢村党总支书记毛松国介绍,毛三斢村距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,2013年以来,该村以建设文化礼堂为契机,围绕“梦圆毛三斢”的主题,打出一个村标、一首村歌、一张村报三张文化牌,将村落文化宫、乡风文明馆、基层党校、道德讲堂等宣传文化阵地一揽子整合到文化礼堂。

  毛三斢村的文化礼堂,不仅建有浙江省首个移动数字农家书屋,还有全国首个村级网上社区服务中心。“网站服务项目涵盖了农业生产、暂住人口、充分就业、劳动保障等16个大类, 100多项服务内容。”毛三斢村工作人员罗孟杰说,“网站的开通一方面减少村民来回奔波,另一方面提高了村干部的办事效率。”

  据了解,农村文化礼堂一般按“两堂五廊”设计,“两堂”是指礼堂和学堂,“五廊”指村史廊、民风廊、励志廊、成就廊、艺术廊。农村文化礼堂应以有场所、有展示、有活动、有队伍、有机制等“五有”为基本标准,集学教、礼仪、娱乐等功能于一体。

  宁波是浙江省外来人口第一大市,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已达430万,其中慈溪市外来务工人员近100万人。

  “文化礼堂为本地人与外来务工人员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。”毛三斢村党总支书记毛松国颇有感触地介绍。

  据介绍,有了文化礼堂这座桥梁,双方有更多的机会互相了解,关系更为融洽了。村里邀请外来务工人员来到文化礼堂,参观了解毛三斢村的历史,他们会为自己现在所生活的地方自豪的。平时,村里在文化礼堂还安排大型文化活动,比如中秋晚会、唱歌比赛,外来务工人员也都踊跃参加。

  2013年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试点年,宁波市在文化特色鲜明、人口相对集中、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中心村、文明村、特色村和全面小康村已经率先建成156家具示范意义的文化礼堂。2014年计划建成250家以上,目前申报的数目已达到308家。5年后,全市计划建成1000家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备、管理有序的农村文化礼堂。

  基层党校——创新办学理念、创新教学形式、创新教育手段

  每天一早,宁波余姚市公路运输有限公司的轮班司机都会把一批党报、党刊搬到车上。他们驾驶的客运大巴车就是一所“流动党校”。

  为拓展教育阵地,延伸教育触角,公司党委选择了部分客运大巴,在车上设立了学习资料台,把党报党刊送到车上,并播放教育片,供旅客阅读和学习,创办起了一所所让群众接受红色教育的“流动党校”。

  在宁波,基层党校被群众称为“领头雁的摇篮、后备干部的沃土、党员教育的磁石”。为了提升教育成效,宁波市不断创新办学理念、创新教学形式、创新教育手段。

  基层党校大多处在农村、社区、学校、企业等一线,办学条件不一样,面临需求也不一样。余姚市在陆埠镇开设了“大山里的流动党校”,象山县石浦镇开办了“渔民党校”,北仑区在农村(社区)推行“广播党校”,根据村民需求开展“你点我播”服务;宁波市公路运输公司开设了“大巴上的流动党校”,使群众在旅途中接受教育 ……

  基层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,接受能力也不一样。宁海县桑洲镇有一个银发宣讲团,成员是当地老干部、老教师,他们不念准备好的稿子,而是讲家长里短,谈身边冷暖,聊家事、国事、天下事,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其中。

 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转向数字媒介阅读。近年来,宁波市基层党校建起新媒体平台。

  创e慧谷是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核心区块,创e慧谷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是镇海区典型的楼宇型党组织,30名党员来自园区不同行业的15家企业。在镇海区委和庄市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和支持下,该支部创建了网上党校,开辟了“e家讲坛”。“e家讲坛”使园区各企业的党员足不出户,就可以完成党的政治理论学习、测试和考评任务。

  目前,宁波市所有机关党校、乡镇(街道)和社区党校基本实现了“网上党校”办学功能,部分党校还开通了党员教育手机QQ短信平台,使基层党校始终焕发青春活力。另外还建成3400多个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终端接收点,通过新媒体,基层党校实现了对农村、社区党员教育的全覆盖。

  据了解,宁波市自1984年创办基层党校以来,目前共有各类基层党校1400多所,配备专兼职教师7000余名,拥有室内教学场地面积40.7万平方米、教学电脑6893台以及各类藏书310余万册,产生了浙江省唯一一所两次受中宣部表彰的全国示范基层党校。

[1]  [2]  [3]  下一页  尾页

稿源:宁波党员教育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