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前沿   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  >  党员教育网  >  资讯前沿

宁波市委召开十二届九次全会 刘奇给基层开"药方"

  社会治理得好不好,基层社区最能说明问题。昨天上午,宁波市委召开十二届九次全体(扩大)会议,审议通过了《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决定》。浙江省委常委、宁波市委书记刘奇向全会作工作报告。

  刘奇指出,如果不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创新,不抓紧解决基层“不适应”的问题,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宁波的发展活力,宁波进入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就缺乏有力的保障和支持。

  6个“强”

  选拔“狮子型”干部担任乡镇一把手

  创造出更多“微自治”模式

  当前,宁波的经济结构、城乡布局、人口总量和结构、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,基层不适应这些变化已是普遍情况。

  昨天上午,宁波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通过的《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决定》,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宁波创新社会治理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纲领性文件。

  刘奇介绍,《决定》稿共分10个部分37条目,归纳起来为6个“强”,强堡垒、强队伍、强法治、强阵地、强服务、强保障。

  强堡垒——也就是基层党组织建设,推动“四张清单一张网”向基层延伸,理顺乡镇(街道)与县(市、区)部门的权责关系。每年按照5%左右比例,倒排一批软弱落后基层党组织,滚动开展整顿转化。

  强队伍——市委《决定》对基层干部的职务职级晋升、评先评优、身份转换、基本报酬和养老保障等进行了明确,有的还设定了“硬杠杠”。比如,要求选拔“狮子型”干部担任乡镇(街道)的一把手,补充一批城建规划、生态环保、农业技术、法律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,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“全科干部”,用好一批本土干部。

  强法治——重点做好规范基层权力运行、推进基层依法自治、整合基层治理网格这三方面。鼓励村(居)民依法行使选择权、决定权,创造出更多有推广价值的“微自治”模式。严格落实农村小微权利清单制度。

  强阵地——也就是基层思想文化,扎实推进农村文化礼堂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,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“送文化、种文化”活动,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。

  强服务——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信息数据重复采集、重复登记问题,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,切实消除“数字鸿沟”和“信息孤岛”。作为村(社区)来讲,积极探索“全能社区”“一门受理、后台协同办理”的运行模式。

  强保障——建立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和领办基层党建项目制度。严肃问责轻视疏忽、守土失责的干部。市县乡三级政府要强化财政兜底保障,培育村级组织造血功能,确保基层有钱办事。《决定》提出,要全面落实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,每个社区每年至少有20万元专项用于为群众办事。人口规模1500人以上村每年不少于30万元、其他村每年不少于20万元,逐步解决村级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问题。

  根据目标,未来,宁波将把重心放在健全基层规范化组织体系、清单化权责体系、法制化城乡社区治理体系、网格化工作体系、信息化支撑体系、社会化服务体系、多元化矛盾调解体系、制度化保障体系这几个方面,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创新、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各项工作,走在全国全省前列。

  “不适应”之样本

  现象1

  社工一年到头忙着应付考核

  压根没有多少时间跑居民家

  “社区好比一个筐,什么都能往里装。”郑姗在海曙区月湖街道太阳社区算是老资格,主要负责社保、征兵、统战等工作。

  去年年底,记者曾和她聊起社工这个岗位。在她看来,尽管都说社工应该把老百姓的事放在第一位,但由于严重的“被机关化、行政化”,整天还是围着部门的指挥棒转。

  “平均下来,每个月至少有一次创建活动。每年年底,各类社区创建的台账要做一大箱,最薄的有20多页,最厚的有10多厘米。”郑姗举了个例子,单单一项“创充分就业社区”,就要做20多本台账。

  “一年到头都忙着应付这些创建、台账,自然跑居民家的时间大大缩短。”她坦言,自己结对联系的居民就有200多户,平均下来至少每周3天跑在楼道里,如果没有减负改革,真的很难完成任务。

[1]  [2]  下一页  尾页

稿源:宁波党员教育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