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课教案   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  >  党员教育网  >  微型党课  >  党课教案

记住乡愁

  各位评委,同志们,大家好。我的课题是《记住乡愁》。课题的开始,我带大家听这么一首歌。

  “乡愁是一碗水,乡愁是一杯酒,乡愁是一朵云,乡愁是一生情……”悠悠歌声中,一幅幅关于故乡的画卷渐次展开,那是青山绿水里的袅袅炊烟,是青石板路上的平平仄仄,是深宅大院里的其乐融融。这是纪录片《记住乡愁》的片头曲,这部纪录片中,有位我们宁海龙宫村的老人,他叫陈永标,让我印象特别深刻,于是怀着对他的敬仰之情,我去了一趟龙宫。

  在村妇女主任陈国芬的陪同下,我找到了刚劳作归来的陈永标老人。听说我是来看望他,老人很是开心。握着那双粗糙有力的大手,看着那绽放在皱纹中的笑容,老人在纪录片中高大上的形象,一下子拉近了好多。陪同老人一路的聊天里,我才晓得,从他六世祖陈状谟开始,就为村民义诊送药,并留下祖训“看病不看家当”,子孝孙贤,一家5代40余人都行此义举,传为佳话,族人做匾“五世同堂”表彰陈状谟一家。而在这逐利的年代里,陈永标老人也始终坚守祖训,守护着这家叫延康斋的药店,守护着家乡的父老乡亲。坐在老人家的院子里,我和老人拉起了家常,视频。是啊,不是一年两年,是整整50个年头啊,这双手搭过了多少脉搏,这双眼看破了多少症状,这支笔写下了多少药贴,他用一生来践行祖训,默默付出不求一丝回报。哪怕在那最艰难的岁月里,老人一家7口啊,吃不饱,穿不暖,他也从未动摇,从未背弃这一句祖训“看病不看家当”。我望着老人,听着他这么说“(土话)我是龙宫人,这乡里乡亲的,要什么钱啦”是啊,我是龙宫人,多么朴素的一句话,多么简单的一个理由。

  这句话,也让我想到了舅舅常挂在嘴边的“我是宁海人”。我的舅舅是华成阀门的教授级工程师,获得过市级、省级各类科技奖,被列为宁波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第一层,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。和老人一辈子守在龙宫不一样,我的舅舅完全可以去更高的平台发展,几年来,他收到过很多家台州、宁波等地同行企业、猎头公司的邀请,包括一家日本跨国公司,邀请他去日本深造三年,回国后留在上海分公司。

  带着疑惑,我这样问过我的舅舅“怎么不去地方,为什么留在宁海,宁海到底有什么好啊?”

  他很平静地告诉我:“考虑过,肯定考虑过的。不过外面再好,毕竟不是自己的家。烦躁的时候,爬一趟杜鹃山,我的心就定了,喝一口白溪水,心就静了。总是自己家,我总是宁海人啊(土话)”

  舅舅虽然这么解释,但其实我也知道,除了这些,他还放不下一种情怀,放不下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,他想为父老乡亲带来更好的生活,想为宁海做更多。而这份使命感,也同样让我想到一些在外的宁海人,比如胡陈乡在外企业家为胡陈乡的新农村建设认捐了2000多万元,比如原省政协主席王家杨先生,省吃俭用,一个人为桑洲捐赠了50万元。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宁海人们,他们走遍四方,但无论在哪,无论离宁海多远,他们总是关心着家乡,总想着为建设宁海多出一份力,因为他们知道,他们的根在这里,因为他们知道,他们都放不下一种情怀,那就是乡愁啊。

  其实啊,陈永标老人、我的舅舅、走四方的宁海人们,还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位,都一样,一样眷恋着这片美丽的土地,说着一样的语言,宁海话,有着一样的名字,宁海人。正是因为这个身份,这份情怀,所以共建美丽宁海,我们理所当然,我们责无旁贷。

  县财税局 梁泽华

稿源:宁波党员教育网